道德和女权

───试论《爱玛》中女主人公的性格转变

中文摘要

 爱玛的道德观和女权主义思想的相悖使小说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前者使小说 显得合情合理,完美自然;后者却使小说前后矛盾,不协调,留下缺憾。体现了作者作品典型的进退两难的处境:她要尖锐的批判的人也是作品主人公所要批判的人也正是她们从感情上和她们有各种联系的人。而爱玛还是爱玛,她随时发生变化,独立于她周围的世界而又融合在其中。
英文摘要

Love the different from the feminism thought mutually the difference make novel produced art in view in morals result of the Emma .The former makes novel Seem to be to match the feeling reasonable, perfect nature; however the latter makes cloak-and-dagger antilogy, do not moderate, leave the missing.Now typical and in a dilemma circumstances in author's work:The person that person is also a work that she want the sharp judgment who the person's host the charactor wants to criticize and also exactly they are from the affection and they have every kind of contact.But love the Emma or love the Emma , she take place the variety at any time, independence in she circumferential world but blends again amid.


关键词 

爱玛 道德观 女权主义思想  性格转变

正文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奥丝汀笔下的《爱玛》为人熟知却并不如作者的另一部作品《傲慢与偏见》引人注目。而我在一口气读完这部作品之后发现不管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还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上,《爱玛》都是较为成熟的。

 《爱玛》的女主角爱玛是个“又漂亮,又聪明,又有钱”的年轻姑娘,由于具有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禁有点“自视过高”,因而喜欢“随心所欲”。她自己打定主意不结婚,却热衷于给别人牵线搭桥。而她给别人做媒,每每不是“按照情理”,而是“凭着异想天开或一时冲动”,乱点鸯谱,结果闹出许多笑话,吃了不少苦头。不过,爱玛虽然没给别人撮合成一门亲事,但她自己最后却坠入了情网,与奈特利先生喜结良缘,跟另外两对青年男女一起,构成了《爱玛》的喜剧结局。

   《爱玛》通过数对男女的情感纠葛和最终均找到了归宿的结局向观众阐述了两个观点:
其一,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其二,宣扬了成功的婚姻必须门当户对的观点。事实上,婚姻,就小说人物而言,为一个阶级交换与经济交流的市场。为了达成结婚的目的,女性人物擅于把自己转化成商品,展示其外貌与才艺,吸引男性目光。此一时期女性受到社会价值的鼓励,利用其女性特质来赢得婚姻伴侣。然而,奥斯汀的女性人物在面临婚姻伴侣的抉择时往往呈现对婚姻无意识的不安。小说情节与人物行为萦绕在婚姻这个主题上。就书中的人物而言,婚姻并非意味着男女间无法控制的热情而是双方与社会间的契约产物。小说人物全然融入其社会现实,依循社会规则,谱出故事情节。由于明白婚姻
关系可提供阶级提升与经济改善的机会,财力与社会地位为决定结婚对象的相关条件。本文以社会女性主义观点切入,检视奥斯汀的社会背景,探索社会环境如何影响女性在面临婚姻时,内心的焦虑与挣扎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和女权主义思想的交锋。

 

    在故事的结尾,爱玛的最后转变使读者接受了爱玛,原谅了她的一系列过失和错误。爱玛不再那么势利、保守和自私,而是变得随和、平易近人和体贴人了 。但是,人们不可能没有注意到小说结尾处爱玛的转变不仅仅有这些,还有其它的东西。 她在改掉了自己的一些缺点的同时,也放弃了她一贯坚持的男女平等的原则和已经赢得的地位。在小说结尾处,爱玛一改过去“女强人”形象,俨然以一个服从于丈夫的传统女性 出现。她暗暗告诉自己:“还该期望些什么呢?没什么了,只要配得上(耐特利先生) 就行了。他,其意向和判断力一直以来都在自己之上。再没什么了,只是自己以往的愚蠢或许会教会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谦卑和小心。”(P.432)由此可见,爱玛在完成了其道德完善过程的同时,也放弃了她一直表现出来的女权主义思想。这一完善和放弃的两个方面恰好体现了小说两个方面———爱玛的道德观和女权主义思想的不同走向,也导致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前者水到渠成,自然完美,因其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现状而且体现出了进步的社会道德观;后者有始无终,前后矛盾,不协调,留下缺憾,因其在着力刻划了爱玛的女权主义思想后,又突然将其全部否定,未能充分完善地加以利用。

一、爱玛的道德完善过程

    小说一开始,爱玛就暴露出她在道德方面的不完善。她非常势利、自私、保守和主观,但她却从未意识到这些是她的不足,相反,她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心安理得。生于富裕的乡绅士家,爱玛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但她却很势利。她瞧不起一切地位低,家境不如她的人。她经常教育哈里特:要注意自己现在的身份,要同那些地位低,没教养的人划清界线,别跟他们扯上关系(P.20)。
    爱玛也很自私。首先表现在“与她生活了十六年的泰勒小姐出嫁,悲哀终于降临了。她(爱玛)不在无忧无虑了,与泰勒小姐近乎母亲的幸福不再有了。” (P.3)她从没想过是自己耽误了泰勒小姐的青春和幸福,而且是自己撮合了泰勒小姐的婚姻,使自己失去了做伴的挚友,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的。再有当她听说耐特利先生有可能会和简·费尔法克斯小姐结婚时,她首先想 到的不是这两个当事人会不会幸福的问题,而是她的侄子会不会失去他叔叔大笔财产:“ 耐特利先生不应该结婚,你不能让小亨利得不到唐沃尔大教堂。哦!不!不!唐沃尔大教堂 应该归属于小亨利。”(P.201)另外,爱玛做事也总是从自己的喜恶出发,很少在意别人 的感受,这点可在她百般阻止哈里特接受马丁求婚的事情上略见一斑。
    爱玛的主观臆断在小说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她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听得进别人的意见,除非当她意识到自己错了。当她决定作哈里特保护人那天起,她就决定造就一个全新的哈里特。为其选书、选朋友、甚至选丈夫,而丝毫听不进耐特利先生的反对意见,也丝毫不在意哈里特本人的感受。
    对于爱玛的保守,玛丽·沃尔顿有过非常中肯的评价。她认为爱玛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反动和保守的人物,门第观念极强。①这点可在爱玛对婚姻的看法和态度上得到证明。爱玛坚持认为财产的多少和门第的高低是婚姻的关键。她幻想哈里特是某绅士之女,而且她 ——爱玛·伍德豪斯小姐又是哈里特的保护人兼朋友,因此,马丁,这个农民也就根本配上不哈里特了。此外,虽然她本人早宣布了终生不嫁,但她弄清了爱尔顿先生追求目标是她时,她觉得荒唐又气愤。”……他(爱尔顿先生)必须弄清楚在财产和地位方面,他怎能跟她相比。伍德豪斯家族在哈特菲尔德这一带是几代望族,而爱尔顿家算得了什么。”(P.123)
    爱玛在道德方面的这些缺陷直接导致了她的一系列过错。她对可怜的哈里特的长期无情 的控制和支配,对贝茨小姐的侮辱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两例。然而现实是哈里特最终还是嫁给了马丁,这不能不使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陷入深深的沉思、反省和悔恨中,经过痛苦的反省后,她逐渐抛弃了自己的一些缺点。关于她变好的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她对马丁一家的态度转变。原来的爱玛非常势利、傲慢。“非常简单,农夫这类人我觉得我不会和他们有关系。”(P.25)但是不久,爱玛的良心和偏见之间却展开了一场令她非常不安的较量。“她将会给予很多,或者忍受很多,让马丁一家在生活中的地位提高。他们配得上,只提高一点点就足够了:但这样一来,她还能够干别的吗?”(P.167-168)最后,爱玛真诚地宣布“认识罗伯特·马丁一家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P.450)

二、爱玛道德观转变的完美自然

爱玛道德观这一面脉胳分明,走向清晰,显得完善自然,因其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状而且符合进步的社会道德观。我们也从中领略了奥斯汀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对社会现状展现的真实,深刻,独到。 “奥斯汀小说中道德因素很强。她关注社会道德问题,通过对社会道德行为的检验来评判社会。”②从历史上看,英国在十七世纪时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要求建立相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道德关系。十八世纪以理性时代著称,也是个关注道德的时代。
    “十八、十九世纪的社会准则和道德准则可以在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奥斯汀本 人对此非常感兴趣,她偶尔也在其作品中谈到此问题。十八世纪后半期以规定男女正确行为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急剧增长。这是一个社会燥动不安和自我意识极强的时代。而这种社会的极度不安和极度的自我意识又特别是对在全新的商业世界里象威斯顿先生(Emma)等正跻身于绅士和财主之列的中产阶级来说提供了一个似乎可以给予某种可靠引导的现代工作市场。女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她们却只能发现自己在这陌生的财富中特别地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但是男人们也需要在这样一个多多少少已固定下来的半封建传统处于崩溃以及所有等级、顺从、依赖的制度处于危急时刻的社会里获取一条怎样赢得尊严和接纳的引导之路。”③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人人都需要道德引导的社会。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道德不完善之人,她自私、主观、保守、势利,而她这些缺点也是她作为贵族世家阶层所特有的。因此,在这里奥斯汀真实地反映了上层统治阶级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面临的道德变革问题。爱玛必须改变,必须抛掉其落后的道德观以便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这也正是奥斯汀对社会作出的最好评判。她将爱玛变好的标准确定为爱玛改掉了其旧封建统治阶级的陋习———自私、保守、势利、主观等。改变后的爱玛最后宣布“认识罗伯特·马丁一家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这表明她已抛开了高高在上的贵族旧架子,与“民”同乐了。而这样的改变正符合历史进步的社会道德观———人人平等的道德观。

三、爱玛的女权主义思想
   
    小说随着道德观的全面展开,我们发现其间还有另外一方面非常重要,那就是:爱玛的女权主义思想。这条线索同样决定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爱玛对哈里特的长期控制,主要反映在婚姻问题上;爱玛试图承担海泊里领袖人物的义务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爱玛积极参与 海泊里一切活动,决定不结婚而拒绝爱尔顿先生的求爱,以及与弗兰克·邱吉尔的调情等 等相关事件之中。女权主义指妇女要求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和男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它的兴起主要是由于美国独立革命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及工业大革命使得中产阶级的太太们完全依附于丈夫的收入,因而她们被禁止参与劳动的现实。这样一来,女权主义运动最初是来自于中产阶级的妇女们,而爱玛正是中产阶级的典型代表,她依靠 着她父亲的大笔财富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她不想结婚,因为她知道结婚意味着成为男人 的附属品。她不想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她想和男人享受平等的权利。下面这段话就非常明显:“我从来没象一般女人那样想过要结婚。如果我坠入情网,那真会是件不同寻常之事!但 是我不会恋爱,这不是我的生活方式,不是我的本性;而且我想我永远不会恋爱!另外,我断言我要是改变了我目前的生活方式那我肯定是个十足的傻瓜。因为财产我不需要,职业我不需要,地位我不需要。而且我相信很少结了婚的女人会成为她们丈夫家的女主人,正象我是哈特费尔德的女主人一样,还有就是我将永远不能希望自己再这样真正被爱着和这样重要;这样象在我父亲眼里一样,在众人眼中永远是第一和永远是正确的。”(P.77)
    正由于爱玛具有要求和男人平等的想法,所以她才会忙着为哈里特找丈夫,拒绝爱尔顿先生的求爱和与弗兰克调情等等。小说情节也因此而全面展开。
    爱玛的女权主义思想,决定了全书的中心事件的发展———爱玛对哈里特的长期控制。 由于爱玛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终日无什么大事可做,所以她总是尽力为自己找些事 来做,积极参与海泊里村的一切活动,到处都有她的身影。在这些活动中,最让她乐此不疲 的是替人做媒。因为通过做媒,她感受到了一种安排别人生活、控制别人的权利。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产阶级妇女急于参与社会生活,急于要求获得认可的心理。所以,小说中才有爱玛为她家庭教师泰勒小姐和威斯顿先生作媒;才有爱玛费尽心机改造哈里特,从哈里特的言谈举止、交往朋友到挑选丈夫全由爱玛一手操办。正如评论家沃尔顿所说:“爱玛运用其天赋控制了她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支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④

四、爱玛女权主义思想的缺憾
  
    爱玛的女权主义思想配合着爱玛的道德观的改变,使小说情节得以全面展开,主人公爱玛的形象也逐渐丰满起来,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爱玛的女权主义思想使爱玛直接参与了小说前大部分的整个故事,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其他人物的角色活动,比如:爱玛对哈里特的误导使得哈里特与马丁一家疏远以及错误地认为爱尔顿先生爱她;爱玛拒绝了爱尔顿的求婚才使得爱尔顿另娶了商家女(后来的爱尔顿太太),以及爱玛和爱尔顿太太争夺海泊里的领袖权;爱玛与弗兰克的调情使得费尔法克斯小姐因嫉妒而决定去别处做家庭教师,而耐特利先生也因嫉妒而对弗兰克不满。同时爱玛的道德缺陷使得爱玛在其所做的事情中犯了很多错误,从而也在另一方面推动着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可是当小说高潮到来时,小说仅仅剩下了道德观,爱玛在发现其道德观与现实格格不入时,改变了原有的道德观,完善了其道德。爱玛的女权主义思想这一方面实际上是由于一个外部事件———弗兰克的舅母(养母)去世而暂时停止了作用。由于这一转折性的事件使爱玛暂时变成了非主角。因为弗兰克由此公开了他与费尔法克斯小姐的关系,爱玛也意识到了她对耐特利先生的爱以及耐特利先生的求爱等一系列事情。而这一转折点后发生的事情又是与第一条主线紧密相联的,爱玛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改变了原有的不好的道德观。至此,奥斯汀对这两条线索的处理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爱玛重新成为主角时———从爱玛答应耐特利先生的求婚时起,爱玛的女权主义思想应该再次成为小说的重要线索。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那个道德虽不断完善,但仍然特征分明的爱玛。可惜的是,奥斯汀并没有这样做,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前后不协调、陌生的爱玛。正如沃尔顿所说的:“爱玛变成了谦卑、顺从的人妇是小说情节具有讽刺意味的扭曲,其严重损害了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因为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显然有各种机会享受和丈夫平等权利的女人,竟然将权利拒之于门外。”⑤这样一来,小说的第二方面便给人留下了永远的缺憾感。
    而奥斯汀本人在小说的前半部将爱玛的女权主义思想作为决定小说情节展开的引子,表明了她对社会的关注和评判以及她本身所期望的男女平等。她最后将这条线索完全否定,则充分显示了她的阶级特性,作为一个士绅阶级的后代,奥斯汀不会成为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公开反抗者。再者,女权主义不是当时社会主流。 爱玛自然也逃不掉这样的命运。

五、小结

   纵观全文,小说的脉络非常清晰。爱玛的道德观和她的女权主义思想相互配合,使
情节得以全面展开,爱玛的形象也日渐丰满。但是道德观和女权主义思想不同走向使小说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前者因其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状而且符合进步的社会道德观而显得真实可信、完善自然;后者因其最后被否定,没能充分发挥自己在全书中的作用而留下缺憾。不过,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奥斯汀对社会,特别是对道德的关注和评判。
   《爱玛》不是奥斯汀的最好作品,爱玛也一点都不完美。推崇温柔的审美情趣直接影响了奥丝丁的创作态度。作者借爱玛之口这样说:“我虽然没有这个优点———但是我懂得如何珍视和尊重它”,《爱玛》的每一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奥斯丁的真诚与宽厚:不苛求自己、不苛求笔下人物、不苛求读者———仅仅凭着“兴趣和爱好”来描述生活,创作对于她来说是一种热情洋溢、轻松自然的感受历程;她对她塑造的每一个女性都抱着热忱的希望,但又无比宽容,所以从审美意义上看,个个都如她描绘爱玛一般“最好的,尽管有那些缺点还是完美无缺”;她赋予“茶杯里的小风波”巨大的魅力,但又不要求读者沉溺其中,故常常打破“第四堵墙”,跳出书外,让读者意识到这只是个想像世界。爱玛是一个美丽,温柔,善良,热情,有道德感也自私,独断,有女权主义思想的女孩,但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女孩,即使再过200年也还是一样。

参考书目
<英〉奥丝汀        《爱玛》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3      第二版
<英〉奥丝汀        《爱玛》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1992.8      第一版
<英>吉尼亚.伍尔芙  《论小说与小说家》                  上海译林出版社        1986.5      第一版
<美>苏珊.S.兰瑟    《构建的权威》       黄必康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5      第一版
                  《中外文学系年要览》  陈志强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9      第一版
<美>玛丽·沃尔顿  《男性的责任和女性的傻气》          北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    1996.6      第一版

①玛丽·沃尔顿 《男性的责任和女性的傻气》          P.143
③玛丽·沃尔顿 《男性的责任和女性的傻气》          P.142
④玛丽·沃尔顿 《男性的责任和女性的傻气》          P.137
⑤玛丽·沃尔顿 《男性的责任和女性的傻气》           P.153

posted on 2005-06-17 13:28  紫舸  阅读(610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